Be Virtuous

帛书版第1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或无意识地),是为最上乘德性,具有真正的德。无为:不施加意志于他人。无以为:不强迫自己而为之(不施加意志于自身)。

上仁:同上德

帛书版比通行版断句不同,通行版多一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从后来多家分析来看,此句为通行版多加的句子,对原文造成冗余。

有以为:有考量的。施行义举通常是有考量的,从这个角度讲,义举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可能有违自己的意愿)。

攘臂而扔之:举起胳膊强拽别人。有上礼的人,若遇到不回应的人则强迫他人遵从。

德 → 仁 → 义 → 礼,在一者失去后依次显现,真德消失,嘴上说德,实际上都没有真德。当社会都在推行礼时,说明已无忠信,会带来祸乱。忠信之薄(bo2)

前识:前人规定的规范制度,礼仪宗法等。把古人留下的规范守则当作真理就是愚昧的开始。

厚/薄,实/华:敦厚的而非浅薄的,实在的而非浮华的。大丈夫要有所取舍。

通行版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