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身体恢复,重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生活有了大变动,工作也要即将迎来不大不小的变动。最近这段时间应该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放在人生长河里可能当作一个里程碑。这也包括心灵上的。
工作上终于沉下心来,区分开可以改变的不可抗力,终于对工作内容有了掌控感。一旦有了掌控感,心态就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从而影响你的执行,再紧接着影响你的效率,以一种向好的方式。另外,不仅要开源,也要节流了。
暑期电影档平均质量很优秀,除开一部糟糕的电影,其他的都让人欣喜。当初决定要看的《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和《你行!你上!》最终没有决定去看,有各方面原因。院线下线后我当看看。
书单没有大变化,但阅读重点发生偏移:
-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 《美国反对美国》王沪宁
-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威廉·魏施德
- 《西方哲学史》吉列尔(《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赵林)
- 《编码》佩措尔德(增加《穿越计算机的迷雾》辅助)
- 《六祖坛经》慧能
- 《面纱》毛姆
《局外人》和《启示路》也许会降低优先级。
舆论场上的噪音并没有减少,社交媒体这个媒介注定充满噪音和干扰。避免信息过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做能产生正向反馈的事情,少接触或者远离消耗注意力和心气的事情。
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于更多事件愿意尝试更深入思考一点,说得更少,想得更多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越是理解,立场越是坚定。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坚持长期主义并用心实践。
在多邻国上学习法语已经802天,开始失去追逐高排名和高分数的耐心,甚至有些天只想做一个挑战或一个单元。已经习惯用英文学习法语,许久没有触碰西班牙语,只开了个头。
年度写作50篇博文竞赛进度:17 - 14(截止20250813,小胡的博客断断续续宕机中)
不要停止关注巴以冲突。
这是一个 now 页面,受到 Derek Sivers 启发并响应他的号召
This now page is inspired by Derek Sivers
- The /now page movement
- about nownownow.com
- My /now page on nownownow.com
People nowadays hold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it is growing frustrating. We need to put opinions aside and sit down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we can learn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is not the key, the process itself is.
20250813 实践 追溯时间切片,归档过去写过的 now pages,读起来能体会到生活不再是空白一片。
20250806
7月30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所有症状都与新冠一致,我想我大抵是阳了。多年后还是没有逃脱这个病毒再次攻击。病着的这段时间也让我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当然因为生病导致脑子烧坏了一部分,这期间设想的几乎全部作废。
工作突然陷入短暂的停滞,短时间内很难复盘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是所有环节都出了问题。不过这也不重要,在工作中我已经战胜焦虑,现在不再为了那些不可控因素焦头烂额了,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顺势而为。
这个暑期档看了一些电影,包括《侏罗纪世界:重生》,《碟中谍8:最终清算》,《F1:狂飙飞车》,《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还有几部想看未看的,如《你行!你上!》,《浪浪山小妖怪》,我应该会抽个时间把后者看了。除了侏罗纪世界外,其他几部质量都不错,大有电影市场回暖之势。相比十年前的2015,今年电影行业对观众的尊重更高了,这是一个好事。我更希望这个行业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DC 和漫威的两部大作《新超人》和《神奇4侠》均在国内市场取得了6300万和4000万票房、以及小于0.1%排片占比的优秀成绩。
阅读稍稍懈怠,不过很快将会拾起。书单没有大变化:
- 《编码》佩措尔德(增加《穿越计算机的迷雾》辅助)
-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威廉·魏施德
- 《美国反对美国》王沪宁
-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 《六祖坛经》慧能
- 《面纱》毛姆
- (读完面纱后)《局外人》加缪
- 《启示路》邓紫棋(到货未拆封)
其他书籍仍然在库,不时翻阅,不把阅读当作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卸下所有压力。
20250725
试图把工作内容做得更好。有些事务可以用更高一维度的视角去分析和思考,再通过收集得来的信息做出决策。
柳州游的记忆仍然新鲜,那座城市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难以描述却总是萦绕在心。
我的书单逐渐清晰:
- 《编码》佩措尔德
-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威廉·魏施德
- 《美国反对美国》王沪宁
-
-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 《六祖坛经》慧能
- 《面纱》毛姆
- (读完面纱后)《局外人》加缪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历史、哲学、计算机等书籍。经过优先级调整,现在读书不再感到从何下手了。
接下来会看的院线电影:《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你行!你上!》,《神奇4侠》风评不好,决定不看。《超人》更是一个大雷点。
20250718
亚马逊今年的 Prime Day 很平淡。从官方把原本2天的促销活动改成4天可知,在对手的重围下,亚马逊已经明显感到压力。我达到了促销开始前的目标:不出错就是成功。
六月底去了一次柳州游,简单感受了别的省份生活和人与我所在的省份的不同。虽然不远,但也是打开眼界的一种方式。我逐渐从“只想待在一个地方”变成“想去更多不同的地方看看”。男方最近的气温极端异常,最高温上到37度,今天和前几天甚至出现红色暴雨。我总想着会不会有一个邻近的城市可以避避暑。
我的书单继续根据自身兴趣调整优先级。目前读得最有意思的是佩措尔德的《编码》,进入 反馈与触发器 章节后开始吃力。西方哲学方面除了《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外又增加了几本哲学史(希尔贝克、黑格尔、赵林),包括《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这部分哲学书籍会酌情交叉参考阅读。继续《六祖坛经》慧能、《面纱》毛姆,《局外人》加缪。重新拾起《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以及另外几本历史书。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失去一切的人》和《变化的位面》等放到更后的优先级了。
清理了一批失去兴趣的影视剧,调整观看影视剧的重心,增加一些经典电影。院线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 F1,上半年甚至全年都很难有商业电影能与之相比了。下半年值得期待的电影有:《神奇4侠:初露锋芒》、《你行!你上!》(这部毫无悬念买票必看)、《捕风追影》(龙叔近些年难得有点意思的电影)等。
20250709
亚马逊的 Prime Day 正式开始,然而正走进一个低开低走的路径。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只要不出问题就是成功。
六月底去了一次柳州游,简单感受了别的省份生活和人与我所在的省份的不同。虽然不远,但也是打开眼界的一种方式。我逐渐从“只想待在一个地方”变成“想去更多不同的地方看看”。
我的书单经历一点微小的改变。西方哲学《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仍然继续读,需要增加多些原典或导读。继续阅读《六祖坛经》慧能、《面纱》毛姆,《局外人》加缪。增加《编码》佩措尔德(这本读起来非常有意思),重新拾起《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失去一切的人》和《变化的位面》等放到稍后。
影视剧方面同理,根据6月26日不完全统计,我的硬盘中有未看电影109部,未看剧集170集。现在是7月9日,我清掉了几部电影,又增加了几部电影,未看电影还是109部,很有意思。但可惜最近看的都不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只有一部《洛城机密》值得回味。院线电影看了《侏罗纪世界:重生》和《F1》,前者是今年看过最烂的电影,后者可以竞争今年最佳电影。
20250620
继续应对工作中的各类事项,尝试在即将到来的连续四天 Prime Day 做好准备。
读完《悉达多》后,我把目光伸向西方哲学的起源,读起《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读完泰勒斯、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部分,进入苏格拉底部分,突然意识到,我应该从这些哲学大家的原典或导读开始,辅以这本书阅读。同时继续阅读《六祖坛经》、《面纱》,以及在今年想要读完的加缪《局外人》。前几天认识到一位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对她的《黑暗的左手》、《失去一切的人》和《变化的位面》等都饶有兴趣。
由于加入清单的书籍越来越多,我决定给给书籍排列优先级。第一档是《局外人》和《面纱》,第二档是《六祖坛经》、《美国反对美国》,剩下的待读书籍根据兴趣随机排序。我的带宽只允许我同时阅读4本书。
影视剧方面同理,根据不完全统计,我的硬盘中有未看电影109部,未看剧集170集。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可能清空的列表,因为会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长。我应当对这些影视剧进行优先级排序,在经典电影和娱乐电影之间做消费取舍。
20250603
继续想方设法应对工作中的各类危机,尝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暂停阅读《六祖坛经》,截至第四章《定慧品第四》。持续阅读《悉达多》读到第二部的《儿子》篇,已经快到尾声。网友的吐槽没有停止,仍然获得故事以外的许多笑料。今日发现微信读书会员已到期,目前在读书籍尚且免费,暂时先不续费会员。
日常通勤花多一些时间观察人和物,这样的习惯让我对生命有了掌控感,以及对于宇宙和现实有了感知。因为日常生活的变动,我刷新了对金钱的认识,结合读过的一点《资本论》和《经济学原理》,意识到所拥有的和所追寻的不必只是数字变化。
20250527
读《心经》和《六祖坛经》的一部分,前者短短几百字有着广袤的内涵,后者读起来像一本故事书。《悉达多》读到第二部,在微信读书上打开网友评论,好好的一部经典硬是变成了一部搞笑作品,许多吐槽让它严肃不起来。
继续减少使用 AI,感觉自己身上的“人味”恢复了一点。让 AI 做一些更有正反馈的事情,例如询问某一个知识概念,解构某一个立场,或者整理自己现有的疑惑。
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于更多事件愿意尝试更深入思考一点,说得更少,想得更多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越是理解,立场越是坚定。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坚持长期主义并用心实践。
在多邻国上学习法语已经725天,写了一篇简单的学习心得,文章名字致敬陈奕迅我很喜欢的一首歌:七百年后。逐渐习惯用英文学习法语,其中反过来能用法语理解一些原来不太熟悉的英文,这个过程很有趣。惯性学习法语,发现自己忽略了西班牙语的持续学习。
继续增加阅读严肃书籍的时间。发现近期读的《掌控习惯》、scarcity brain、《认知觉醒》、《系统之美》属于同一个类别。我需要优化一下阅读清单列表,提高阅读的效率。不过这么做,可能会让读书变成一件有压力的事。
20250520
工作稍稍有了好转的迹象,尽力通过不同角度思考,试图找出离开当前困境的方法。
读完《系统之美》,起初以为是一本系统论或信息论的入门书籍,看完的感受是更像一本系统思考的方法论书籍,比想象中更加入门。精华都在附录的“系统原理概要”、“常见的系统陷阱与对策”和“采取干预措施的杠杆点”里面。读《心经》和《六祖坛经》,前者短短几百字有着广袤的内涵,后者读起来像一本故事书。开始读《悉达多》。
减少重度使用 AI 一周,感觉自己身上的“人味”恢复了一点。刻意减少 AI 的使用频率对于保护自己的思考过程有莫大的好处,尤其是我习惯跟 AI 讨论关于思考的思考。我认为最危险的行为,是让 AI 从写作层面介入太多。比较安全的行为是让 AI 打开思路或者学习某个领域知识,或者让 AI 帮助批判某一事物的特定视角。
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于更多事件愿意尝试更深入思考一点,说得更少,想得更多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越是理解,立场越是坚定。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坚持长期主义并用心实践。
在多邻国上学习法语已经718天,写了一篇简单的学习心得,文章名字致敬陈奕迅我很喜欢的一首歌:七百年后。逐渐习惯用英文学习法语,其中反过来能用法语理解一些原来不太熟悉的英文,这个过程很有趣。
继续增加阅读严肃书籍的时间。发现近期读的《掌控习惯》、scarcity brain、《认知觉醒》、《系统之美》属于同一个类别,同质化有一点点强,花费一本书的时间学习下来的知识多有重复。我需要优化一下阅读清单列表。
20250430
Quartz 4 比想象中用起来更舒服。我从命令行推送换成 GitHub Desktop 同步,后者用起来很傻瓜,但是真的很好用。It just works!
努力在工作上找到破局的方法,找不到就找到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改变不了的。做一些什么永远都比什么都不做更好。询问过 ChatGPT-4o,他告诉过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大语言模型是一幅特别好用的镜子,只要你发现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它。AI 在许多方面帮助了我许多忙,但最终都是通向更了解自己的道路。
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于更多事件愿意尝试更深入思考一点,说得更少,想得更多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越是理解,立场越是坚定。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坚持长期主义并用心实践。
在多邻国上学习法语已经698天,我想在700来临时写一篇更新的心得,因为近两年来有了更多经验可以分享,也不必等到730天或者1000天。西班牙语学起来甚至比法语还要更轻松,只是念起来和听起来都非常困难。用英语同步学习法语的效果比用中文学习更好,因为还能继续巩固一下英文水平,且多了许多学习方法和小游戏。
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大大减少,使用微信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看得进深度书籍。《系统之美》中的系统论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理论,可以帮助一个人从一个更广的角度看待难题。近期读的《掌控习惯》、scarcity brain、《认知觉醒》都对我产生了不少作用。
20250416
不再使用 TiddlyWiki 作为数字花园,以 quartz 重新开始。
工作上由于外部环境(关税战)和内部环境(竞争对手崛起,自家产品更新频率放缓)的原因,导致业务在一定程度瘫痪。一时半会儿难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好的想法就得执行。
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于更多事件愿意尝试更深入思考一点,说得更少,想得更多些。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越是理解,立场越是坚定。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坚持长期主义并用心实践。
与 ChatGPT 4o 重度打交道,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 AI(或者说当前的大语言模型)是一面镜子,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想要看到的自己的样子。
在多邻国上学习法语已经684天,前段时间开始用英语学习第三语言西班牙语,也用英语同步学习法语学习法语。起初担心这种同时学习多门语言会导致各种冲突,尤其是发音和语法上,但实践告诉我,熟悉一门语言后看到一个单词,会最快速度判断它是法语还是西班牙语还是英语,然后便会下意识使用那种语言发音。多邻国上法语20分,处在 A1 较高级别;西班牙语6分,处在 A1 非常基础的级别,毕竟刚刚开始学习。这两门语言有趣的地方是,西班牙语念起来又快又抑扬顿挫,嘴唇很舒服,法语则七拐八弯,许多发音上的规则让我无所适从。
使用微信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看得进深度书籍。正在阅读经典书籍《系统之美》,尝试与 ChatGPT 4o 共同讨论,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压缩了看社交媒体的时间,整个人感受明显沉稳了些许。近期读的《掌控习惯》、scarcity brain、《认知觉醒》都对我产生了不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