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狂飙飞车 F1
《F1:狂飙飞车》向观众和整个好莱坞展示了什么叫做一部完整的、优秀的、雅俗共赏的顶级商业片。
这部由苹果主要制片、苹果和华纳共同发行的商业电影,踩中了一部卖座的商业电影应该有的所有点:优秀的演员(布拉德·皮特、哈维尔·巴登这两张脸足矣),优秀的配乐师(汉斯·季默大神),拉来了 F1 国际汽车联合会和 F1 传奇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作为制片人,甚至包含真实的2023和2024赛季 F1 锦标赛镜头。如此豪华的制作标准,加上一个不错的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壮志凌云:独行侠》)和合格的剧本,你很难出问题。因此,这部电影截至今天砍下6.41亿票房,打入今年全球票房榜第五。
细究起来,这部电影对我这样的 F1 门外汉相当友好,对于铁杆 F1 粉丝也许并不那么友好。这部电影有许多超出合理范围的戏剧性演绎,如一个退役30年的天才赛车手如何在接近60岁高龄继续参加 F1 比赛并拿下名次,比如在电影数场比赛中那些擦边违例的行为是否违反塞车原则,比如结尾高潮的比赛部分开赛前前赛车手临时归队是否合理,这些对于电影本身都不重要,因为目标群体并不是来纠结这些规则的,而是想在两个多小时黑暗环境下,享受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速度与激情。
从这个角度出发,《F1:狂飙飞车》的表现堪称完美。电影的第一场比赛甚至不是 F1,然而在夜色和烟花的衬托下,仅仅一场比赛就让观众血脉喷张,无不期待接下来更加精彩的比赛。故事本身其实相当俗套和公式化,但公式化本身并不是问题,只要讲述了一个完整、逻辑上没有大毛病的故事,辅以优秀的特效和镜头表现,那么作为一部赛车主题商业片,把【赛车】这个元素讲好了,其他都不会影响观众买票。
赛车电影本身最大的卖点就是镜头表现和临场感。过往的优秀电影,如《极速风流》、《极速车王》,都是在现实故事取材,历史本身就有其有趣和戏剧的部分。这两部电影几乎是历史上最棒的赛车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属于科幻片范畴),在剧本打磨和历史调研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最终产出如此优秀的作品。而《F1:狂飙飞车》走上一条新路,通过现实比赛镜头收集整理和再演绎一个架空故事,也同样产出为一个优秀的作品。说明观众在观影时,如能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巨大满足,故事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出让位的(但一部合格电影的底线仍然是讲述一个完整、逻辑没有大毛病的故事)。
电影第三幕的最终战,皮特饰演的桑尼·海耶斯身体有出现问题的迹象,大大拉高了紧张感和刺激感;最后一圈比赛,电影特地使用完整的赛车第一视角,屏蔽掉赛车引擎、轮胎摩擦地板的噪音以外的声音,完完全全沉浸在桑尼的驾驶过程中;甚至由于故事发展,此时在赛道上已经看不到其他对手,只有赛道和天空,以及超过 200km/h 的平均时速带来的呼啸而过的风声。在 IMAX 的规格下,这样的体验,在有生之年也不过寥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