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会把发过的文章、发过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按照时间顺序读一遍,然后把发生的大小事像一条线一样串起来,像播电影一般复盘吗?
转眼2018年1月4日了,本该在元旦那天就发的文章生生拖到了今天。上一篇文章回顾了2017,这一篇为了展望2018,给自己立flag,然后在年底翻看。
今年为自己定下的目标,重要性降序:
- 早起;
- 每日阅读;
- 健身;
- 写博客;
- 学习。
第一条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早起是蝴蝶效应的起点,为了早起必然早睡,早睡能减少在晚上的时间被无用地消耗,身体也会转好,加上第三条的健身,最终还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现在是5号凌晨的1点11分,我仍未洗澡,在电脑前写这篇文章……
第二条的阅读,实际上我已经在2017年刻意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效率,然而缺乏系统性和记录,于是一年下来很难想起自己读了什么精华,只有通过在微信读书和kindle里的笔记记录才能得知。今年的目标除了系统性阅读以外,也要适时写下读书笔记,把输入转换为输出。书架上还有一堆实体书静躺着,有时想读也不知从哪本下手,做下一份阅读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年已读完《生活的艺术家》,在读的已有《未来简史》、《巨婴国》、《经济学原理》、《腾讯传》和另外几本零零散散,试着创建一个页面记录下每日的阅读。
健身是也是一件可以持续一辈子的事情。书架上放着《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一平米健身》和《无器械健身》,2015、2016年的时间大致翻阅了这几本书,第一本比较像一本能时时翻阅的百科全书,后两本比较专注于无器械,试着对书中所说的内容实践,由于本人的懒惰,那两年是在健身房度过了大多数的健身时间。这一年因为财政的原因,可能无法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健身房开始锻炼,所以我可能会在这些书和keep的帮助下建立健身计划。
写博客已经养成的习惯,虽然更新的频率不高,但是我的草稿箱和脑海里已经堆积了不少内容,有空就会写下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让我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相信这不会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重心不再是折腾博客而是专注于记录本身。目前的问题是,我要如何权衡我的时间,一天只有24个小时,我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在凌晨一两点才写就。
学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与以上几点都是持续一辈子的事情,重要性甚至更高。这里不说广义上的学习,只说狭义上的。我是程序员科班出身,现在全身心投入的跨境电商大军,去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因此丢了自己的老本行,且这二者不冲突,甚至对我的工作有益。于是我重启了实验楼之路,从python开始,已经走过的html+css+javascript也会再走一遍。
现在的时间是凌晨1点30分,我该去洗澡睡觉了,第一条目标已经失约了5天。